攝影/撰文/被毒:吉他腳
本文同步分享至01 Audi版
Audi R8
自問世便奠定其注定不凡的地位
即便對車沒有深入研究
也一定對鋼鐵人系列電影中主角Tony Stark的坐駕印象深刻
以契合度而言,Audi R8與鋼鐵人無疑是最佳拍檔,彷若量身打造
富有科技感、外型品味出眾、性能到位是個人對於R8的第一印象
2006年初代R8問世,結合了Audi在各賽車賽事的經驗精華
與同門經典超跑Gallardo共享開發平台
身為同級第一台中置引擎配置的純種跑車
強勢登場、一鳴驚人、成為品牌的門面
從最初的4.2 V8 NA,後與LP-560-4相同配置的5.2 V10 NA
後續的R8 Spyder、E Tron與GT各車款衍伸展現了R8更多面向
短短十年,兩個世代,R8準確且紮實的開拓出屬於自己的道路
有幸接觸到大改款全新二代R8,藉此機會與各位做分享
2016五月間,參加了二代R8的發表會
即便反覆看過無數次照片,看到實車依舊感到驚艷
與前代R8造型的傳承相當濃厚
整體身形的比例
車燈下方導風孔
車側進風孔
R8銘牌加油孔蓋
幾處較大的特點皆忠實保留
線條由柔轉剛硬,放眼全車系的改款邏輯,亦同
銳利的車身線條俐落勾勒出更加科技前衛的氛圍
本台R8車身施以簡單貼膜提味,加入Audi RS紅標元素
賽道源起精神上身
燈具的特色在暗處相當醒目,前後日行燈相呼應
隱約看到的全屏顯示儀表板讓人想一探究竟
一上路,在市區的R8展現定義何謂高度吸睛率
寬扁的車身配上特殊比例線條與彩繪
渾厚的運轉聲浪,無法忽視的存在
有此一說,R8是較能融入日常生活的超跑
實際體驗過後,確實有跡可循
R8操控模式分為Comfort(舒適)、Auto(自動)、Dynamic(動力)、Individual(個人化) 四個既定Mode
依據駕駛者需求可再透過Audi Drive Select針對細項調整
如油門變速箱反應、轉向系統、引擎聲浪、主動式電磁感應系統懸吊(特殊油液依據電磁場改變稠度)協助等
若全部調至最舒適,開起來的順暢度較夠,戰鬥力暫時深藏
以台灣普遍路況而言
彈跳感硬朗感會被放大,但相信以超跑領域而言,車主對於行路感硬派這塊較能接受
在快速道路上巡航,相當穩定,體感速度遠遠低於實際速度
以R8 V10的極速323km/hr而言,80km/hr上下的速度有如呼吸般平靜
自渦輪化成為趨勢後,自然進氣設定逐漸成為絕響
在R8上再次回味V10 NA天籟的美好
一股龐大的能量就在身後方運轉釋放的體驗 = 無價
來到海線後,整個感覺開闊了,暫時遠離塵囂
新R8有別於改款必變長放大的準則,在車身尺碼上變低、變短、變寬
為4426×1940×1240mm,除視覺上更寬扁的比例外
重心放低更有利操駕表現
車重方面,拜使用來自LMS賽車的多樣零組件、AFS輕量化與CFRP材質運用
成功減重約14~15%同時剛性提升
以NA引擎配置而言,輕量化的重要性不在話下
更寬、更扁、更輕、更快的R8
靜靜停著彷彿就能感受到其動感、依舊生風
腳踩前245/35 R19、後295/35 R19張力大框
採Quattro全時四輪傳動,後輪未若純後驅大馬力車款動輒300以上的寬
搭配米其林當家性能街胎Cup2
不難想像緊緊抓牢在地表上的強勁吸力
Quattro的傳動性能忠實反饋
海風、海浪、R8馳騁聲浪交織出舒暢熱血的樂章
駕著R8,怎麼能不向經典國小課本文致敬呢?
天這麼黑、風這麼大,阿(R)爸(8)捕魚去,怎麼還不回家?
對R8而言,為營造動感跟車追焦似乎是多此一舉
靜即是動
真正的動,在任何情境下皆能讓人深刻體會
面對大風大浪也無所畏懼,這就是R8
新世代Audi內裝分成兩派,有中控螢幕與無中控螢幕
MK3 TT開創的完全駕駛導向內裝鋪陳
將所有設計極簡化、駕駛資訊呈現最大化
以駕駛性能表現為最高宗旨的R8採用相同配置邏輯
R8內裝以超跑等級而論,屬質感內斂取向
未見浮誇、張牙舞爪的設計
細節均相當有型
所有按鈕的按壓手感與回饋皆非常非常相近,算是小彩蛋嗎?
小地方看到大用心
三幅方向盤加上引擎啟閉鈕與R8 Logo,整個感覺就不同了
除排檔外,雙手不太需要離開方向盤即可完成多半操作,系統整合相當不錯
R8內裝的亮點-全屏幕液晶儀錶板
全屏幕儀錶板顯示一切所需資訊
可在行車資訊、導航、設定、倒車顯影等模式切換
相當炫目,科技感十足
辨識性相當高,UI設計功力深厚
雖老古板如我認為實體指針非常重要且無可取代
但這陣子接觸各類大面積屏幕顯示車款後
開始體會到科技帶來的無限可能
坐椅造型低調、包覆性佳,長時間乘坐也未有痠痛情況
其中排檔桿改為人因導向遊艇風格,個人較為訝異
因前代R8的排檔桿相當具有代表性,若真要說內裝有什麼遺珠之憾
就是排檔桿了吧! (有看小弟文章的朋友應可略知個人對於關鍵那一根的注重程度)
整體而言內裝維持前代風格,在各處細節翻新重新設計
一坐進去,新意存在
R8在細節的用心處處可見
行李箱的設計不單單只是一個凹槽
而是有著可放小東西的空間規劃,方便許多
除車頭行李箱外、座椅後同樣有儲物空間
引擎室 – 中置引擎超跑的浪漫,行動藝廊
透過玻璃欣賞V10心臟相當滿足
與同門師兄Huracan共用引擎
R8 V10: 540 ps/8250 rpm, 最大扭力55.1公斤米, 0-100km/hr 3.5秒
R8 V10 Plus: 610 ps/8250 rpm, 最大扭力57.1公斤米0-100km/hr 3.2秒
除引擎外,車身底盤結構亦為相同基底
可謂血濃於水
體驗過直線高速的充沛動能
對R8的油門反應與加速力道一如預期般出色
7速S Tronic在保有換檔鈍挫、銜接綿密的拿捏個人相當喜愛
要探索更深層R8的操控潛力,還是得上一趟山路探探性能
一般認為GT尺寸跑車以上在山路佔不到太多便宜
路小刁鑽、路況不盡理想都是原因
尤其渦輪化趨勢後,高低速起伏大的變速換檔
Turbo Lag介入時機都更需費心熟悉
而R8的Quattro + NA調性,即便面對狹小山路
馳騁起來未見吃力笨重,前後比重42:58在過彎時能感受到重心穩穩維持住
原猜想四傳在一些大彎會有轉向不足的必然現象
拜新後差速器的設計所賜,大大降低此感受
以此級距的超跑而言,實屬容易上手的車款
路感反饋清晰,彷彿可以想像壓過路面石子的大小
就像軌道車一般準確行駛在預期路線上
會”無趣”嗎? 當速度伴隨深後十缸引擎的咆哮與精準的操控
字典裡已無此二字
山林間隱約傳出的聲浪,呼嘯而過的驚鴻一瞥
不一會功夫便攻克大半的山路
下車看著R8,腎上腺素還未完全消退
可以想像她在對你說:
就這樣? 我還沒發揮實力呢… 在興奮什麼? 男人千萬不要只剩一張嘴!
的確,要逼出R8的所有潛力,小弟道行還太淺…
–無法從腦中抹去的R8倩影–
能有機會近距離接觸新R8,已是相當難得寶貴的經驗
更別說實際操駕體驗
R8,科技與品味的結晶
乍看下與前代的羈絆極深,但絲毫未減損新意的傳遞
要將一台車鋪陳到一眼熱血絕非難事
R8將這份悸動分散在全車各處
更深層的蘊涵
正等待被挖掘
本次分享就到這邊告一段落
感謝耐心閱讀至此的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