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入電門 – 2021 特斯拉 Tesla Model 3 SR+ 太太的小3 開箱文長分享 By GuitarFeet 吉他腳

突入電門 – 2021 特斯拉 Tesla Model 3 SR+ 太太的小3 開箱文長分享 By GuitarFeet 吉他腳

攝影/撰文/代開箱:吉他腳
本文同步分享於01 Tesla板

事前聲明(很重要):

1. 此車非個人所有所用,僅代太太體驗開箱,老友們先別開罵叛徒

2. 正宮絕沒被小3趕走

3. 一交車即更換19年式節能蓋(怕大家錯亂)(購自車友、交由凱哥烤黑)

交車至今一段時間了,仍不太有真實感,我究竟交了什麼?

在此之前連油電、甚至48V輕油電車都未曾擁有
豈料如此一頭栽進電門

原先設定等Model Y引進作為家庭用車
開箱文的標題“電門Y道”都想好了

但等著等著,發現似乎有些遙遙無期

若鎖定新車身結構+4680電池的版本
那更是一條無止盡的不歸路

如今世道,每天睡醒都可能風雲變色,更遑論如此長的時間

當然,Model Y肯定值得等待!

先前分享過兩篇、共三位老友的Model 3

被電慘了 – TESLA Model 3 Performance 放電上路開箱 By 吉他腳 GuitarFeet

木屐怪客 – 當 A45 AMG 精神領袖改開 Tesla Model 3 Performance By 吉他腳 GuitarFeet

正好是初代Performance、去年底小改款之LR、Performance

SR+就由這篇來補齊

最入門、馬力最小、最輕、配備最少、電池最小、充電最慢、續航最低
任何你想得到的”最”,都有3 SR+的份

就結果來看是衝動、是不經考慮、是不懂車、是絕對會後悔的選擇
但過程卻是最謹慎周延的一次

(這邊承認2020年初訂了Model 3 LR是未設想周全,最後放棄交車)

用車目的很簡單,以家中娘子軍為主,設定服役年限至少60個月

個人期望這台車至少要符合:

1. 防撞五星
2. 不易翻車
3. 至少八顆安全氣囊
4. 主被動安全具備
5. Level 2駕駛
6. 選配簡單
7. 不需花過多心思照顧保養
8. 預算落在150-160萬上下
9. 動力不能太佛系
10. 同級相對省油省稅
11. 科技配備具備
12. 車室空間正常
13. 造型順眼
14. 停得下家中停車位
15. 安靜好上手
16. 說好不改裝
17. 隨小孩破壞不至於太心碎
18. 能迅速掌握車輛狀況

條件列出來,心裡差不多就有底了

即便對於GLB35 AMG、GLA45 AMG、Macan、Cayenne Coupe、G21、Q3 SB等車還有很多很多的遐想
也只能放下、現在!!

期間跑了很多趟展間、反覆端詳試坐、長時間追蹤Model 3車主用車心得
欲將錯誤決策的風險降至最低

特別感謝台北Tesla質感帥哥顧問William Cheng
常被我騷擾都還是保持耐心與專業態度
(重點是真的很帥)
(再說下去太太要擔心了)

確認一切都沒大問題後

年初陪岳母至高雄訂SR+(用大學朱教授推薦碼)
謝謝業務顧問John Yang的協助

回台北後挑了個良辰吉時,3,000塊刷下去

短時間內看到兩次刺蝟哥

(說真的還是不懂為什麼訂購成功要用刺蝟…晚點Twitter tag Elon哥)
(強烈建議新申請email帳號用於購買以及後續相關用途)

期間超前部屬添購周邊配件、看看新聞、逛逛S3XY Club Taiwan社團吸取新消息
想想屆時要怎麼面對老友們的質疑與責罵

特別提醒未來的準車主,Tesla的配件不要買太快
因改款速度、幅度、內容捉摸不定,隨時可能會變動

如原廠遮陽簾,2021年式天窗尺寸略為不同
先前買的當機立斷轉賣給老友

腳踏墊、前後行李箱墊也隨著年份不同有所微調

若先額外添購卡片、Keyfob、哨兵用隨身碟等則是沒問題的

交車前最最最重要的,務必搞定充電這檔事!

立場從沒變過,若是家中/公司沒有設置充電樁
即便超充就在家樓下,都不建議入手電動車,最高指導原則

唯有車輛長時間停放處設有充電設備
才能真正不影響生活、進而提升好感度與便利性

個人選擇的是二代旅充+轉接頭+14-50 NEMA插座
原因無他,四月開始不隨交車贈送充電樁

(後官方公佈新方案,若走線十米內的case,搭配認證廠商,內容上來看差不多就是買樁送安裝)





SR+充電速度最高支援到32A,與旅充同
若選充電樁,無法發揮最高速48A,實屬可惜

在友人藍院長的引薦下順利請到經驗豐富、名聲遠播的充電規劃師老鷹大哥
一次場勘、一次安裝就完美解決了個人最擔心的充電問題

家中為老式公寓,沒有管委會的難關
但電盤位置走線到庭院屬大工程,謝謝老鷹哥克服萬難完成








堅持不接線,事前保護與事後清潔都親力親為

首發測試老鷹大哥的車,成功! 32A跑好跑滿


旅充也能有不打折的儀式感
可隨車攜帶多了使用彈性

每每拿起充電槍,腦海中都會浮現老鷹大哥自信又溫柔的臉龐伴隨爽朗的笑聲
搞定最棘手的充電問題後,心中的巨石強森也放下了

蠻幸運車子抓得到家中Wifi,直接OTA升級軟體不須再連手機網路
若是停車位在地下多層無訊號,可考慮加裝電力貓

三月收到交車意向書,秒選我要交、我想交!!
四月接到來自交車部門Lynn Huang的電話

(看到whoscall顯示台灣特斯拉瞬間腦醒)

敲定交車時間後,陸續完成了以下重點流程

結清款項
匯款至領牌代辦人員(含強制險)
親送身分證
保險估價

正常購車所有疑難雜症、手續多半是由一位業務代表完成
在Tesla則是每一關卡細分、各司其職

看到車身號碼不知道該哭還是該笑

特別感謝Lynn Huang在這一階段的幫忙
對於我很多問題(怎麼老是一堆問題)有求必應
安心感點滿點爆,只能給100分

電動車的車牌選擇相當少,把全台監理站看了一遍
剛好有小孩的生日數字,就決定是你了
有勞代辦人員很有效率將車牌順利領回

(須注意EAA開頭車牌有綠色上下邊,介意者要選EAB、EAC為全白底)

實際投保特斯拉車險才發現保費比同價位車高上一大截
甚至有多家保險公司不予以承保

呼籲廣大的車友,一起正確使用AP與維持良好開車習慣
讓我們來把保費降低~ 你我有責!

謝謝這中間許多朋友的協助
最終在老同學車小玉哥幫忙穿針引線,保到理想的內容,感激

因應疫情、超前佈署

官方採無人交付模式(配有一交車人員,保持距離在旁支援)
一人交車、最多一人陪同(不得進入交車室),防疫優先!!

終究是來到背負叛將罵名的這一天

Uber大哥看了目的地,發現要去交車,交流不少電車資訊

抵達內湖Telsa,領了名牌(也要梅花座)、由交車人員確認身分


熟悉的展示間,昔日人多熱鬧

現在則是空無一人、不勝唏噓

看導覽影片孤獨的背影

建議交車日前將Tesla官方App安裝好登入、完成Line官帳車主認證
以利現場更迅速完成開通

隔著一道牆,即將跟美國漂洋過來的她見面了!
極度入門、極度空車(沒選FSD、等待EAP再上架…或訂閱也行)

看到交車立板,內心莞爾、對Lynn Hunag只有滿滿的感激

交車時間表定為30分鐘,跟著廣播一步一步動作

本批Model 3最大的不同在於新增車門木紋飾板
(有傳聞之後會在開門鈕上加”Open”字樣化身Open將)




經過這次的實戰經驗,歸納出幾點與準車主分享

1. 將注意力集中在內外裝
如外觀組裝公差、烤漆瑕疵、燈具結構、內裝汙漬破損、玻璃波浪紋等硬體件

2. 檢查以下物品是否有缺:
兩張鑰匙卡片、手套箱內隨身碟、J1772轉接頭、車主手冊、小方巾
前行李箱內拖車勾、紅色急救包

3. 領回:
身份證、行照、車身文件、代辦費退款(若有多退)

以上三點務必在開出交車室前完成
責任歸屬最明確

4. 行有餘力再進行中控電腦等功能檢查

(可以攜帶腳架自拍檢查車的假掰照…)
(腳踏墊/前後箱墊/椅墊等也可帶來直接放上)

面對Tesla,須有一個認知,即是寬心
莫拿放大鏡、或相近售價之1A2B1V作為標準

回想選擇Tesla的初衷,絕不是為了造車工藝或組裝品質
這樣說並非車況慘不忍睹,而是或多或少都會有不盡人意的部份

只要正常距離看不明顯、或未影響到功能使用性,就在接受範圍

當然還是鼓勵用最高標準來檢查
若原廠判定為非正常情況,會現場註記,日後再約時間回廠處理

很幸運的,太太的小3整體來說沒有特別大的狀況,僅圈列幾處小地方

最後一個步驟,交車人員會幫忙拍一張合照並洗出實體照片
要記得給辛苦的他們一個大大的笑容(可惜戴著口罩)

歷史性的一刻! 太太第一台純電車
駛出…耶…等一下…到底是熄火還是…

少了發動引擎的程序,實在不習慣

開出展間時,廣播說務必輕輕踩電門,輕~~輕~~踩~~~

掩飾不了內心的好奇
想想SR+官方數據0-100km/hr 5秒多

恩~ 比現在開的車慢,應該踩到底也沒關係

稍微重腳一下,Wow!! 這股高於預期的動力是怎麼回事?!
全扭力高原真不是開玩笑,隨傳隨到無蓄力的加速體驗

完全可以想像LR / Performance的駕駛何以很難控制右腳了…

交車第一件事情,先至車昕做四輪定位! 再麻煩師傅幫忙更換節能蓋
端詳一下底盤,一望無際的黑色平原…






很多人不喜歡節能蓋的造型,個人也不會用帥氣來形容
單純覺得挺有電動車的範,原廠235/45R18配置米其林PS4,頭四條胎就這樣開吧!

上山順道校正鏡頭以開啟AP


沒有聲浪、沒有換檔、沒有震動、不需踩剎車(One pedal drive)
下坡反而要輕含電門,一切邏輯完全不同,需要時間適應

一路上感受到充沛的動力與超低重心的吸附感
但若要跑快跑盡興,加強底盤懸吊方能應付如此車身重量

隔天一早啟程前往宜蘭


1. 雪隧測試AP系統(雙手千萬不能放開)
2. 超充首充體驗



3. 卡爾Karl Kustom局部重點貼膜兼遠距離深情對望

全車消毒後將車燈、前霧燈位置、車門把、B柱、迎賓踏板貼上自體修復犀牛皮保護

至於全車車身改色…有衝動、有慾望,但是說好不改…先開個一段時間觀望






貼完看起來就像沒貼一樣,厲害!


_

開高速跟日常使用就更安心了些



回台北的路上,經過田野小徑,好像一切都沒發生過般靜謐
這趟宜蘭行,份外的輕鬆,生理是、心理更是

起個早,上班前開著小3到人煙罕至的地方,在車上曬曬太陽




做防水測試

挑戰動能回充極限

陽光灑進車室內那明亮開闊感,讓人心曠神怡

Model 3的玻璃面積相當大
除了車頂有做深化處理外,前後擋+車窗相當透亮

無奈伴隨的熱能過於激情,還未六月,冷氣已略為吃力

加上大家看到特斯拉都會好奇駕駛是否手放開睡覺
好幾次停紅燈都跟一旁的人對到眼,實在害羞

貼上隔熱紙是必然之路
也是電動車最重要的課題之一

隔熱紙的選擇過程之後將另開一篇長期體驗文章深入介紹

本次直接分享結果 – 國產品牌Uplus吸血鬼之盾防曬膜(陶瓷材質)

實際看過REA-7878木屐怪客以及台北汽車零配件展的攤位後

決定搭配以下組合



車窗U10
前檔U45
車頂U70
後擋U70
中控螢幕-銀離子抗菌膜

深淺落差如此大的情況並不常見
意在維持隱私同時盡可能保持車室內光線
若有需要再搭配原廠遮陽簾

在朋友推薦下選定群宜隔熱紙施工
場地明亮,師傅經驗老道又細心、車子的防護全面到位






前檔貼完不滿意,直接撕掉重貼
只為一個怎麼看都看不太出來的偏移

最重要的是老闆對於特斯拉車系相當熟悉

幾個小地方

1. 知道卡片解鎖與發動位置
2. 知道車系價格與配備
3. 知道特斯拉玻璃偏澀
4. 貼螢幕保護膜時會使用螢幕清潔模式

成果滿意,一切效果在預期中,甚至更好
隱私與光線兼顧,車外對比度強烈簡潔


還未貼隔熱紙時

便注意到夜晚後視鏡防眩鏡片顯得相當深
有些擔心車窗隔熱紙會犧牲掉夜晚側邊視線

幸好貼完後夜間視力維持在可視範圍,加上後鏡頭的輔助,基本上沒有問題

接受度較高的建議搭配如下

車窗U30
前檔U30/U45
車頂U45
後擋U45

完工後最直接的感受為四周襲來的熱輻射大幅降低
一樣的冷氣設定變得更加涼爽

多少也有助於續航里程的增加
更徹底阻隔紫外線可能造成的傷害


拿老媽的變色鏡片來試,有沒有擋紫外線一目了然

在交車之前,文章開頭Model 3 Performance車主再三告誡
牌照座的部分需特別注意

原廠底座材質為塑料,正常行駛基本上沒有什麼問題

但若有拆卸車牌再鎖上的動作(如洗車或其他原因)

則有很高機率造成螺絲孔崩牙
看過社團討論噴走過不少車牌…

於是來找宏岑Gary哥報到,更換前後金屬車牌架

拆卸、清潔、安裝,一絲不苟(不是一絲不掛)
光是水平就對了三分鐘

在新的牌照框後方加上無痕貼紙再上螺絲
徹底將牌照出亂子的機率降至零







這下可以有事沒事拆一下車牌了(?!?!?!)

連日大雨,發現前行李箱有進水情況,雖影響不大
但避免水流入冷氣進風口的可能,看過社團討論後

決定安裝上下防水條
有勞利董的安裝測試

未安裝前,水真的很容易滲進去
原本乾燥的布條也整個濕透


安裝上下膠條




再進行一次防水測試


很明顯有防水膠條的強力把關,水幾乎完全沒有滲入的情況

強烈建議Model 3車主注意這個部分,若水大量灌進冷氣進風口
嚴重的話會直接漏進副駕駛座,不可不慎

其他小配件如下

哨兵用USB(原廠附贈款留作紀念)


腳踏墊



安全座椅護墊

院長割愛之金屬腳踏板(激難裝)

電動座椅調整飾蓋

車門卡榫拋光金屬飾蓋

移動式置物盒


扶手下方置物盒

前箱墊與掛勾

前箱飾板

後廂墊與飾板

木屐怪客割愛之後下箱盒

安全帶調位器(可作椅背掛鉤用)

A柱喇叭蓋

車室鏡頭貼

前後Tesla黑標


後箱掛勾

側鏡頭蓋帶logo

院長割愛之Model 3社團3D列印自製J1772防拔環

車身同色Keyfob套(然後沒買Keyfob…)

進風口濾網/外蓋(尚未安裝)

門板喇叭金屬飾蓋(尚未安裝)

AM Studio鈦合金螺絲+鋁合金墊片



木屐怪客賭我20天內開不到1,000km結果他賭輸的戰利品Jowua配件

1,000km達陣里程碑,磨合完了,準備換機油(咦…??)









2021 Model 3 SR+ 倩影

外觀














外觀局部










硬要來個節能蓋特輯






內裝


告訴自己千萬不能包白色但還是包了的椅套
謝謝捷車精品的優良施工








交車至今里程累積約600km

簡單條列個人駕駛上的直觀感受
先說可以更好的部分:

1. 剎車踩踏感與力道可再更好,若沒有馬達回充輔助煞起來會更顯吃力
2. 方向盤滾輪左右調整不是很順手(上下滾動手感則很不錯)
3. 後視鏡、車側後鏡頭、車後鏡頭呈現與後車的距離感均不同,須習慣
4. 後視鏡夜晚防眩效果過強,反而過黑須靠鏡頭輔助(未上隔熱紙時就發現)
5. 雨刷會在沒雨時作動
6. 自動雨刷、方向盤位置調節等實體機構按鍵可獨立出來
7. 幾乎所有功能都在中控螢幕內,若不熟悉會花相當多的時間尋找
8. 後座兒童鎖/窗戶鎖無法單獨選擇左右
9. 無法由駕駛/APP控制特定車門開啟(應為安全性考量)
10. 前箱應比照後廂為電動開闔(目前僅為解鎖)
11. 未來應開放抬頭顯示器選配
12. App無法設定充電速度與排程(僅能控制充電上限)
13. 剩餘電量與可行駛里程無法直接切換(需進入設定)
14. 數字時速應可調整再放大
15. 外門把開啟方式略為不便(知道是為了風阻做成隱藏式門把)
16. 卡片啟動位置非常容易掉落
17. 放油門回充力道應回鍋開放讓駕駛調整(知道是為了續航與One pedal drive)
18. 地圖對於下一個移動指示時機過晚,且語音提示聲量調至最小還是過大
19. 因無換檔撥片,拇指以外的手指無地方放置休息
20. 座椅腰部左右包覆性較為不足、頭枕過遠
21. 無法迅速分辨啟動還是靜止(這是我的問題)
22. 高速風切聲胎噪聲,因無引擎運轉聲cover相較明顯
23. 新車味道有特色但略重
24. 方向燈桿過緊,尤其打左轉燈需蠻用力
25. 過於安靜,行人/騎士不易察覺車子接近
26. 前後行李箱防水可更好
27. 一旦跟小孩玩過一次放屁功能…未來整路就是屁聲相伴…

以上有許多點很明顯是故意雞蛋裡挑骨頭了

再來說說個人認為美賣的點:

1. 靜止/低速隔音相當不錯(真的相當不錯)(真的)、目前無任何異音
2. 法定限速內動力飽足、隨傳隨到直覺不拖泥帶水
3. 同價格帶相對省油(電)、省稅(免牌照稅至2025年)、省保養費
4. 進庭院後不需急著熄火、不需擔心廢氣漫延
5. App遠端控制開窗開冷氣,不怕大太陽下久曬室內過熱
6. Auto Pilot巨幅降低高速公路駕駛負擔
7. 收納空間彈性較高
8. 長輩喜歡移動魔毯的行路特性
9. 安靜(天熱的時候真的有助於降火)
10. 萬一之後停電,還有車上可以吹冷氣…
(別跟我說停電哪來的電,停電加油站也沒辦法加油…)
11. 2025前免徵牌照稅
12. 軟體更新增加期待
13. 老闆Elon哥三不五時上新聞放消息維持話題新鮮度
14. 目前環境車友最多,資訊流通快
15. 目前改裝品屬電車選擇最多(還是堅定立場-說好不改)
16. 超充設置越發普及,跨縣市長途移動里程焦慮降低
17. 後馬達驅動無後座傳動軸凸起
18. 不怕忘記帶車鑰匙
19. 幾乎不可能發生忘記踩剎車滑動碰撞前後車的情況
20. 買湯湯水水或有味道之食物可放心勾掛於前後箱

簡單來說,Model 3補足了許多燃油車非強項之領域

如載著一家老小,引擎聲浪、換檔熱血等沒有特別加分
又不能開快競速,既然沒法放膽來開,那就電動車不期不待輕鬆開吧

周末需要熱血、或獨自一人時
再開著油車好好享受機械燃油交織的美好

更白話來說

電車通勤、油車取樂

兩者沒辦法相互取代
但能完美互補

當然,現在才短短開了幾百公里
之後可能會發現更多問題、也有可能挖掘更多的優勢

還在猶豫是否該買電動車?

如果你

1. 家裡/公司可以安裝充電樁
2. 每天固定輸出旅程在300~350km內(或所選車款WTLP續航的七折內)
3. 對3C電子產品充滿興趣
4. 沒有品牌迷思
5. 不特別著重組裝品質/細節
6. 能被虧/笑看不理性評論(如:開電車的都是死魚…etc)
7. 家裡有另一台油車
8. 願意相信科技
9. 喜歡新奇的事物
10. 沒有太多時間照顧保養車子
11. 不特別需要機械感回饋
12. 只想輕鬆通勤
13. 認為Tesla比較像3C產品
14. 接受二手價可能很精彩
15. 沒有一定得改車
16. 每天都早中晚各檢查一次手機App有沒有得更新
17. 會細看iOS每次的更新內容並第一時間嚐試新功能
18. 通勤用途遠大於跑山/跑賽道
19. 願意用事前規劃克服里程焦慮
20. 不需帝王尊榮感購車體驗

那麼真的就放飛自我一次吧!
反之,強烈建議遠離電動車,否則必定痛苦

如何選擇SR+、LR、Performance?

1. 預算先決
2. 續航先決
3. 性能先決
4. 驅動模式先決(想玩甩尾則不能選LR)

最後,電車的隱憂還是有的

1. 保費可能繼續高攀
2. 2025之後的課稅方式
3. 過保後的電池維修費用
4. 過保前/後的二手價
5. 軟體故障的可能
6. 國家供電是否穩定
7. 被剝奪行動自由的可能
8. 駕駛的隱私
9. 電池爆炸起火的可能
10. 友情的斷捨離

一切的一切都需依據自身用車習慣、環境做出抉擇
沒有完美的解法、只有相對權宜的選擇

儘管心中再怎麼不願意,電動革命已勢在必行
能不順應潮流、但無法阻止潮流

這事不是你我說的算,為此針鋒相對太可惜了

Tesla確實衝擊了整個生態
幾年前有誰能料到當今的局面呢?

三五年後,Tesla是否一樣強勢?
傳統車廠絕非省油的燈,一場腥風血雨在所難免

這段時間謝謝眾前輩的協助,問了好多很瞎問題
如:雙黃燈怎麼開? 怎麼設定雨刷? 該如何選定充電設備…等我現在聽了都要翻白眼的問題

本次的開箱就到這邊告一段落
感謝耐心閱讀至此的朋友

阿不是太太的車嗎…
怎麼一回過神…驚覺這段時間…
駕駛座上的人…都是我…

金害…

Hi!! 您可以使用我(吉他腳)的推薦連結在購買 Tesla 新車時獲得1,500 公里的免費超級充電里程:
http://ts.la/guitartesla64292
如果抽到Model Y我會有福同享的

謝謝指教! 盼,平安健康